丧事上吃多怎么样?介绍丧事上吃多到底好不好?
发布时间:2022-10-09 11:12:57 阅读:
编辑作者:丧事上吃多怎么样?

丧事上吃多怎么样?
丧事宴席一般饭量够足,而且菜式丰富!对于平时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的人而言,是一个特别好的场合。只要饭菜没有问题,吃这些食品没有什么好不好之说的!丧事上吃多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!但是尽量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。“子食于有丧者之侧,未尝饱也。”也就是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,从来没有吃饱过。
丧事后吃饭首先是为了答谢亲属,感谢大家在出殡之日前来,毕竟早上出殡大家也都饥肠辘辘,之后吃饭也有补充体力之意。其次是为了吃掉晦气。火葬场殡仪馆不好的东西比较多,回来后吃饭,可以用人间烟火之气赶走那些不干净的东西。
这一顿,各地叫法不一。有叫“吃白喜酒”的,有叫“吃送葬饭”的,但大多数地方叫“吃豆腐饭”。古代的“豆腐饭”,为素菜素宴,后来席间也有荤菜,如今已是大鱼大肉了,但人们仍称为吃豆腐饭。
豆腐饭的由来有一个传说。相传古时候的豆腐是乐毅发明的,乐毅发明豆腐是为了使上了年岁的父母吃上不用咀嚼的豆制品。豆腐不仅使乐毅的孝敬之心如愿以偿,而且惠及广大乡亲百姓。后来,乐毅的父母因常吃豆腐而高寿。在父母过世送葬归来时,乐毅就把家中所有的黄豆都做成豆腐,办了豆腐酒席招待四乡八邻,祝愿大家都健康长寿。从那以后,人们都学乐毅在老人过世后用豆腐酒席招待送葬的亲友。吃豆腐饭的风俗遂代代相传,沿袭至今。
除了吃豆腐饭,有些地方还有特殊的丧葬食俗。
在吉林,白事宴席较简单,多在送葬完毕设便宴款待亲友,以客人吃饱为度,菜档次较低。菜肴数应是奇数,即“上单不上双”。客人可喝酒,但主人只斟一次,表表谢意即可。一般不互敬酒,饮宴过程也很短。
山西长治县一带,过去人死后所供祭品分4种:一是三牲祭——猪头鱼和公鸡;二是三滴水——4大碗、4小碗、4个碟子;三是白头祭——馒头;四是刀番祭——一斤猪肉。现在,近亲主要以猪头、三滴水为祭品,一般关系的以糕点为祭品。沁水、阳城的农村,丧家在出殡前,儿女侄孙辈要提米饭、油食、馍等到坟地吃,撒五谷于地,儿女连土带谷抓在手里,装入口袋,名曰抓富贵。这个地区,人死后有过七习俗,每逢七日哭祭一次。
在山东这一顿酒席谓之“吃丧”。有的地方在辞灵(下葬仪式结束后,亲属祭拜死者牌位)以后、亲属要一起吃饭,叫作“抢遗饭”。临朐的遗饭是豆腐、面条,据说吃了豆腐,后代托死者的福会兴旺富裕;而吃了面条,后代蒙死者的阴德,就会长命百岁。有的还吃栗子、枣、意即子孙早有,人丁兴旺。
丧事上吃多怎么样?丧事上吃多其实也不会怎么样,大家只要吃饱就可以了,毕竟丧事的宴席和喜事不同,在吃饭的时候,不要嬉戏打闹,如有办理丧事的需要,可以找95154殡葬服务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