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体火化
发布时间:2022-12-16 15:45:38 阅读:
编辑作者:遗体火化
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,人客死他乡又不肯在当地埋葬,想要魂归故里的时候,携带一具尸体长途跋涉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于是生者会选择将死者烧化,将烧余的骨殖带回去安葬。大规模普及全民火葬,始于1985年2月8日《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》。理由是传统的土葬占用土地面积太多,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减少殡葬占地,才推行火葬的。
1、火化是国家殡葬改革的政策:逝者遗体火化以后,可以选择多种安葬方式,像近些年盛行的树葬、花坛葬、海葬、壁葬、草坪葬、塔葬、立碑葬等,这些安葬方式都是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的新式安葬方式。与传统土葬相比,火葬可以节约国家土地资源,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;可以改善生态环境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;可以改变传统殡葬观念,改变传统不良丧葬陋习;还可以节省丧葬开支,减轻家属的丧葬负担。
2、火化可以阻止传染性病毒传播:关于火化可以有效阻止传染性病毒传播的说法,眼下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——新冠病毒。受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影响,那些因感染新冠去世,直接被拉至殡仪馆火化的人们,虽说没有和家人见上最后一面,也没有亲人们大操大办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。然而这样做却可以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,不会因家人大操大办葬礼而感染给更多的人。
3、火化可以改变传统葬俗中的陋习,不利于传统殡葬文化的传承。为了改变传统大操大办的陋习,倡导节俭办丧、厚养薄葬的新风尚,改变人们传统的殡葬观念,使用火葬的方式火化逝者,新式丧葬礼仪安葬逝者,可以改变传统大操大办、攀比跟风的陋习。
4、作为一种传统的丧葬方式应积极推广: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并存着两大丧葬方式土葬、火葬。受传统“落叶归根”、“入土为安”葬俗的影响,土葬是最深入人心的安葬方式。但土葬仪式中往往夹杂有迷信成分,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,致使千百年来鬼神传说在国内一直绵延不绝。国内的火葬又分新式火葬和旧式火葬两种,国家现在提倡的火葬,是在科学世界观引导下的新式火葬。新式火葬可以节约耕地资源,改变人们的传统丧葬观念,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因此国家在殡葬改革政策中大力提倡新式火葬。
二、遗体火化的费用
很多人都说殡葬行业存在着越来越多问题,许多服务收费不透明,所以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,在知道这么一回事之后,朋友们当然也会格外小心,不敢直接做出决定了。火化炉通常分为普通炉、豪华炉、高级炉三种。普通火化炉火化费用比较便宜,参考火化费用为380元;豪华火化炉火化费较贵,参考火化费用为500元至1000元不等;当然这里的价格在不同区域是不同的,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6000元的天价炉。
高级火化炉火化费用最贵,参考火化费用为2000元至3000元,不同火葬场火化一个人的费用多少会有出入,这里的价格仅供参考。在业务厅办理火化业务时,家属可自愿选择不同规格的火化炉。
三、遗体火化的设施
火葬仪式一般在火葬场举行,那里包括一个或多个的火化炉或火化“Retort”。火化炉是一个工业用的火炉,它的温度可高达870-980°C(1600-1800°F)确保能瓦解尸体。火葬场可以是的礼拜堂或殡仪馆的一部分,或坟场提供的独立设施或服务。
现代火化炉的燃料包括瓦斯和柴油。然而,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。很多的火化炉都是可调校的控制系统,用来监测火化时火炉的情况。
火化炉每次只准火化一具尸体,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法例,包括美国。但也有因人类防疫的处理,将病死者举行集体火葬,以避免疫病于人群间散播。
摆放尸体的地方称为“Retort”。它们以耐火砖来抗衡热。为了保持其抗热的能力,这些砖一般每五年便要更换一次。现代的火化炉都由电脑控制以确保其正确和安全使用,例如火化炉的门直至火化炉抵达操作的温度方能开启。
灵柩要尽快推进Retort,以避免火炉的热经顶部打开的门流失。使用升高的手推车,能快速地把灵柩推进火炉,并能够倾斜地把灵柩推进火化炉。部分火葬场容许家属观看这个过程。这有时是因宗教仪式而进行,例如传统的印度教葬礼仪式。
绝大部分的火化炉都有标准大小。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会使用一些超大火化炉,这可处理重达200公斤的死者。 但是不是所有过重者都能使用这方法,有些必须转为土葬方式。此外很多大型火葬场会另设一个小火化炉来处理年幼或夭折的儿童。
四、遗体火化的时间及流程
通常情况下,火葬场火化遗体的顺序是:布置告别厅(30分钟)—亲朋入场(5分钟)—告别仪式(15分钟)—遗体火化(约1小时)。也就是说在正式火化开始前,家属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做准备工作(有的家属在告别仪式结束后还要在火化间做最后的告别),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,接下来才是正式的火化环节。从火葬场开始营业的时间算起,抛去各项准备工作耗费的时间。火葬场开始火化的时间,多数在08:00-09:00之间。也就是说火葬场正式火化遗体的时间,一般在08:00-09:00之间,至于各个火葬场开始火化的准确时间,要根据各火葬场的实际情况而定。
一般情况下,火葬场火化一具遗体的时间在45分钟至90分钟之间。遗体火化时间的长短与逝者生前患的疾病、遗体冷藏时长、佩戴首饰及体格、骨质有很大的关系。如果逝者生前患有甲亢或者胃肠疾病,去世后遗体火化耗时比较短,因为这样的老人生前体格瘦小。如果老人生前是肝腹水患者,去世后体内蓄积的水分比较多,这样的遗体火化时耗费的时间比较长。
此外,遗体火化时间的长短与逝者骨质、体格、冷藏时间长短也有很大的关系。遗体在冷藏室冷藏的时间越长,遗体整容时如果解冻不彻底,火化时耗费的时间就比较长。还有就是体格大、骨质密的遗体火化要比体格小、骨质疏的遗体火化耗费的时间要长。
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火化,遗体最终会变成一具白骨,而不是人们常说的“化成灰”。从白骨化成灰需要一个人工过程。那就是火化师傅(家属有捡灰需求的,可以亲自将亲人的骨灰敲碎)用木质小锤(铁锤影响骨质质量)把整具白骨一点点敲碎,然后装入准备好的骨灰袋,交由在取灰处等待的家属。